打开适老化模式 | 无障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预算公开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数据公开 >> 预算公开
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关于2025年上半年全州财政预算执行 情况的报告
发布日期:2025-09-01 作者: 来源:甘南财政

州十七届人大常委会

第二十五次会议文件

                                                                                                                       

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关于2025年上半年全州财政预算执行

情况的报告

 

——2025826日在州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 

甘南藏族自治州财政局局长  杨永华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州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州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报告2025年上半年全州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一、上半年全州财政收支情况

今年以来,全州各级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在甘肃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落实全国及省州经济工作会议和两会精神,按照州委、州政府工作要求,在州人大监督指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州县财政部门加力落实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有效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加大财政资源统筹力度,坚持过紧日子不动摇,持续优化支出结构,坚决兜牢“三保”底线,有效防范化解财政运行风险,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财政运行平稳。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

上半年,全州累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88亿元,同比增长17.97%,增收1.2亿元,其中:税收收入3.7亿元,同比增长21.66%,增收6596万元;非税收入4.17亿元,同比增长14.87%,增收5404万元。增收的主要原因:一是西成铁路项目工程进展较好,涉及县市缴纳税款增加;二是合作市早子沟金矿、辰州金矿上缴利润收入,带动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增加;三是州本级计提住房公积金相关收益,带动政府住房基金收入增加。

州级累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1亿元,同比增长29.04%,增收3396万元,其中:税收收入5589万元,同比增长29.35%,增收1268万元;非税收入9501万元,同比增长28.86%,增收2128万元。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

全州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2.18亿元,同比增长2.9%,增支3.44亿元。财政支出在保工资、保民生、保运转基础上,持续加大了对重点民生领域保障力度,教育、文体传媒、社保、医疗卫生和住房保障等11项重点民生支出81.9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的67.08%。增支主要原因是州县财政部门上半年积极争取上级转移支付,加快转移支付指标下达、分配和资金拨付进度,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持续强化支出预算执行管理,使财政支出保持了一定强度。

州级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66亿元,同比下降5.63%,减支9945万元,减支的主要原因是上年同期医疗救助资金列支于社保专户,而今年该项资金由省级直接划转至社保专户,只此一项,州本级减支8000万元。

(三)政府性基金收支情况

全州完成政府性基金收入1.37亿元,同比下降20.94%,减收3619万元。全州累计完成政府性基金支出25.9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6.1%,增支15.41亿元。主要是因专项债券支出进度加快,带动政府性基金增支,截至6月底全州已发行专项债券资金20.01亿元,财政拨付19.92亿元,拨付进度达99.56%

州级完成政府性基金收入1164万元,同比下降23.02%,减收348万元。州级累计完成政府性基金支出3.5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7.25%,增支1.44亿元。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全州完成社保基金预算收入19.39亿元,同比增收5.88亿元,增长43.52%。全州完成社保基金预算支出14.43亿元,同比增支1.56亿元,增长12.12%

州级完成社保基金预算收入11.23亿元,同比增收3.47亿元,增长44.72%。州级完成社保基金预算支出7.99亿元,同比增支1.08亿元,增长15.63%

(五)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情况

上半年,全州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4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万元。州级未发生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

二、上半年财政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财政运行健康平稳,预算执行有力有效。全力以赴挖潜增收。进一步加强财政经济运行形势研判,建立全州财政收入三年纵向比较分析清单,围绕重点行业、重点税源、重点项目,健全完善周分析、月调度制度,在一季度奠定的财政收支均位列全省第三的良好基础上,扎实组织税收收入,强化非税收入征管,挖掘收入增长潜力,补齐执收管理短板漏洞,确保应收尽收。财政收入增幅大幅高于年初预期,上半年财政收入占年初预算数的65.1%,超均衡进度15.1个百分点,圆满完成“双过半”任务。同时,狠抓预算执行管理。严格预算执行的刚性约束,持续优化支出结构和管理方式,重点保障刚性支出,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和非急需、非刚性支出。针对县市项目资金支出进度缓慢的问题,采取实地督导和线上指导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加快项目资金支出进度,提升财政资金拨付流程质效,简化审批环节,确保资金拨付及时,支出到位,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效益。

(二)高效统筹财政资源,重点支出保障有力。围绕国家“两重”、“两新”重大战略发展机遇,抢抓财政一揽子增量政策红利,积极向上汇报争取资金和政策倾斜,扎实保障全州重点领域支出。一是积极向上争取转移支付资金。持续加强县市部门沟通协作,全面梳理汇总资金需求,扎实做好重大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力求最大程度获得上级资金支持。上半年,累计争取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113.78亿元。其中:均衡性转移支付56.06亿元,同比增长10.9%,增加5.51亿元;民族性转移支付9.57亿元,同比增长0.83%,增加0.08亿元;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13.58亿元,同比增长21.79%,增加2.43亿元。二是切实兜牢三保底线。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实现应保尽保。2025年全州一般公共预算可用财力105.72亿元,“三保”支出需求99.76亿元,其中:保工资82.59亿元,保基本民生13.37亿元,保运转3.8亿元。年初“三保”保障倍数1.06,可用财力可以保障“三保”支出需求。三是专项债券持续发力。精准把握政策导向,积极转变工作思路,将专项债券资金作为助推项目落地,弥补财力不足的“新引擎”,积极破解资金困局,解决发展难题。围绕国家支持的重点领域,认真研究专项债券额度分配政策,加快建立州县市专项债券项目谋划储备常态化制度,梯次推动州、县(市)两级项目进入专项债券项目需求库、储备库,着力提升项目谋划水平,积极向上争取专项债券倾斜额度。上半年,共计向国家部委申报专项债券项目41个,发行专项债券资金20.01亿元,有力支持S10卓合高速公路、迭部县扎尕那大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碌曲县城区生态停车场建设等重点项目落地实施。四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强化财政基本民生投入保障,持续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在高质量发展中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加强就业稳岗力度,争取落实就业资金9480.4万元。深化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争取落实医疗卫生领域专项资金1.73亿元。提升困难群体生活水平,支持社会福利事业发展,争取落实社会福利类资金3.52亿元。五是支持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强涉农资金保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积极开展涉农资金整合,督促指导县市财政统筹整合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涉农资金3.98亿元,产业投入2.71亿元,产业占比68.1%。持续加大乡村振兴衔接补助地方财政配套资金投入,共计1840万元。积极巩固“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专项整治成果,上半年,通过惠民惠农“一卡通”系统发放补贴资金5.43亿元,惠及农牧民群众7.78万人,涉及省级领域43项,兑比率67.11%。扎实做好农业保险工作,上半年保费承保完成率62.29%(不包含森林),实现签单保费1.49亿元,支付理赔783.05万元,中央省级实际下达资金1.61亿元。六是发挥政策引导作用,促进消费稳定增长。加力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提升消费品以旧换新能力。截至6月底,共争取“两重两新”资金8632.47万元。其中:“两重”资金5690万元,用于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建设;“两新”资金2942.47万元。分行业领域来看:商务领域2411.47万元,重点用于消费品“以旧换新”;交通领域105万元,重点用于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新能源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农业领域38万元,重点用于农机购置补贴;民政领域388万元,重点用于居家适老化改造。“两重”、“两新”资金的投入,着力激发消费潜能,扩大投资效益,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增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七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筑牢绿色生态屏障。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融入全省“七地一屏一通道”战略布局,加快推进生态补偿协议签订,逐步建立健全“保护责任共担、流域环境共治、生态效益共享”的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截至6月底,已全面完成黄河干流甘南州一二级支流县市间横向生态补偿协议签订工作。积极统筹财政金融资源,保障生态环保重点项目实施,上半年,共下达各类生态保护资金共计7.21亿元。

(三)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持续加强财会监督。坚持把加强财政科学管理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进一步深化改革、规范管理、强化监督,不断提升财政管理系统化、精细化、标准化、法制化水平。进一步加强财政资金绩效管理,加快构建财会监督新格局。一是深入推进零基预算改革。科学细化州本级与县市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推进项目支出预算标准体系建设,着力提升财政财务管理水平。二是加强预算绩效管理。聚焦重点领域、重点项目,扎实开展绩效评价,完成预算绩效“全方位、无死角”的改革刚性要求。组织州级各预算部门(单位)完成2024年项目支出和部门整体支出情况绩效评价,支出绩效自评1132个,涉及预算资金共计43.35亿元。三是创新绩效试点。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方式,选取州发改委、州供销合作社探索开展成本绩效分析试点和零基预算评审工作。形成了公用事业领域支出标准36项,成本预算绩效分析结果应用于2025年预算编制,零基预算评审压减率达20%,有效解决部分项目预算申报不实、测算不准、编制不细等问题。四是加强财政信息化建设。全方位应用预算一体化3.0系统,全面提高资金风险早期识别和预警能力,着力解决各类专项资金到“最后一公里”的监管问题。

(四)强化政府债务管理,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积极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遏增量、化存量、防变量,地方政府债务化解成效明显。一是靠实防风险责任。积极筹措财力,优先支出顺序,督促县市落实年度化解计划,完成11.21亿元再融资债券申报,扎实做好政府法定债务化解工作,法定债务没有出现逾期情况,风险等级控制在绿色以内,总体风险较低可控。二是超额完成上半年隐性债务化解任务。抢抓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债务置换额度,优化债务结构,进一步缓释政府偿债压力,2025年全州隐性债务化解任务3.53亿元,上半年完成化解任务3.13亿元,其中:争取隐性债务置换债券2.93亿元,筹措自有财力偿还0.2亿元,各级财政运行稳健。三是融资平台隐性债务有序退出。根据融资平台“全额置换、有序退出”政策要求,调配置换债券额度,上半年完成“碌曲县兴碌城市经济发展有限公司、玛曲县文化旅游交通建设有限公司”两户融资平台隐性债务清零退出工作。充分利用省财政厅化债奖补机制,引导各县市加大资产盘活力度,优先用于债务化解,加快推动隐性债务化解进度。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下半年,州县财政部门将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甘南新篇章,持续贯彻落实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的积极财政政策,坚定不移完成全年重要指标、重点工作目标任务。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擦亮财政工作底色。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盯目标任务,把学习成果自觉转化为开展财政工作的精神动力和务实举措;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始终把讲政治的要求贯穿到财政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以政领财,以财辅政;准确把握政策导向,找准国家支持重点与甘南发展需求的契合点,真正坚定自觉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建强基层战斗堡垒,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党建业务融合,实现同频共振,引导党员干部更加自觉地在思想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增强干好财政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是巩固收入基础,推动收入的可持续增长。坚持挖潜力和培财源互促共进,建立健全财政、税务、执收部门间协调机制,在严格落实减费降税政策的同时,强化税收征管措施,查漏补缺,努力把经济发展的增量转化为税收收入的增势;积极拓宽非税收入来源,对非税收入进度缓慢的重点部门和重点项目加大核查和催缴力度,确保各项应征非税收入及时足额入库,应收尽收;持续加大向上汇报衔接力度,重点在财力性转移支付、地方政府债券以及重大项目资金上,争取国家和省上更多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

三是坚持有保有压,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效益。全面梳理上级转移支付、本级预算安排以及地方政府债券项目执行情况。严格执行限时办结、预拨分配等制度,切实提高预算执行刚性约束,加强对预算单位资金监管,督促预算单位加快资金支出进度,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坚持绩效导向,在预算绩效评价全覆盖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科学性和精细化,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完善绩效评价作为年初预算编制综合考虑的激励机制,加快建设绩效导向的资金管理格局;积极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提高资源资金统筹使用能力。树牢“过紧日子”思想,降低行政运行成本,严把预算支出关口,硬化预算刚性约束,大幅压减非刚性、非重点支出,坚决取消不必要的支出。

四是把握政策导向,发挥职能助力经济发展。抢抓乡村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新格局等重大国家战略机遇,妥善化解应对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向内挖潜增收入、向外加压提效益,不断提高财政政策精准性和有效性,切实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运用中央扩大债券发行规模和专项债券适用范围拓展等政策工具,精心储备和立项一批收益高的重大民生基础项目,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经济发展的撬动作用。

五是聚力提质增效,全面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把深化改革和加强管理作为破旧立新,提质增效的根本,持之以恒抓财政基础改革和基层财政改革,切实提升全州财政管理系统化、精准化、标准化、法制化水平;继续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和预算统筹双促进,加快推出省级财政改革试点州本级配套政策、县市配套政策,逐级细化改革方案,加快改革进程;建立更为全面的“财政+”机制,打破现有部门间的职能制度障碍,加快形成系统集成、协同配合、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部门联络协调制度,积极拓展“财政+”模式,推动建成财政收支、预算绩效、财会监督、防化风险、监督问责的全方位、全时效的资金管理体系。

六是严守“两个”底线,保证行稳致远。切实兜牢兜实“三保”底线,加强对库款运行的监测,加快推进财政暂付款清理工作,强化“三保”预算执行约束和监控;从严控制违规举债行为,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强化预算约束和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健全全口径地方债务监测预警体系,定期摸排掌握债务规模、债务结构、偿还情况等基础信息,统筹各类资源资产优先偿还法定债务本息,确保不出现系统性债务风险。

七是实现金融业预期目标,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以贯彻落实全省实施贷款畅通工程方案为抓手,继续加大力度,拿出“真金白银”,推出更精准有效的金融让利举措,积极满足全州重大建设项目、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融资需求,抢抓项目建设黄金期,不断扩大金融供给规模,持续优化信贷结构,全力推动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切实让利实体经济,力争金融业各项增速达到年初预期目标,实现金融增速和经济增速相匹配。深入推进金融促消费行动。以全省“金融促消费”行动启动为契机,立足州情实际,持续优化资源配置,精准对接消费补贴政策措施,推出品类丰富、针对性强、吸引力高的金融消费服务,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合理运用金融杠杆放大政策效应,切实增强全州农牧民群众对金融服务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持续助力消费市场提质扩容。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今年的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继续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州人大的监督指导下,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全面提升财政管理水平,努力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为打赢决胜之年贡献财政力量。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附件:2025年上半年全州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表


下一条:全州2025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调整及2025年州本级第二批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建议安排计划及州级财政预算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