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副部长邹加怡
(2019年4月22日)
各位同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
很高兴参加今天的研讨会,和各位就高质量、可持续基础设施的议题进行交流。
高质量基础设施是近年来的一个热点话题,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当中的一个重要支柱,也是20国集团杭州峰会的一个重要成果。今年的20国集团峰会主席国日本也把高质量基础设施作为重点议题。
中方倡导亚投行高标准运行,与各方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就是要把高质量、高标准的发展从理念推向实践。这不光是在各个会上说,建立各种各样的标准和指导原则,更重要的是要在基础设施项目实践中体现高质量、高标准。
高质量基础设施的根本目标是服务于高质量发展,要充分考虑国家的发展战略和优先次序、投资规划、债务承受能力,注重与现有基础设施网络的对接互补,要做到包容可及、价格合理、广泛受益。基础设施投入大,建设和使用周期都比较长,因此,要考虑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成本效益。有些已建成的项目在运行、维护中遇到了很大问题,原因就在于只考虑了项目的建设阶段。同时,基础设施在承载能力设计、新技术应用等方面,要适度地体现前瞻性。
高质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对项目的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环境可持续、财务可持续以及企业的可持续治理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将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多双边开发机构长期投资基础设施领域,形成了国际良好实践和相关的标准准则,值得我们借鉴参考。
高质量和高标准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首先,我们要尊重发展规律。高质量、高标准必须结合项目所在国的发展阶段和实际情况,符合所在国的发展战略,满足所在国的发展需要。在各种现实约束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拓展基础设施建设的机会。在坚持高质量、高标准的前提下,首先得有基础设施,而不能因为要求高质量、高标准,就导致基础设施建不成了。那样的话,讨论高质量、高标准也失去了意义。
第二,我们要尊重市场规律。重视成本效益,把握好项目的财务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三者之间的平衡,还要分清开发性金融与商业性融资的边界。目前,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水平普遍比较低,全球基础设施融资还存在较大的缺口,建设高质量可持续基础设施任重道远。目前,主要的问题还是缺少投资基础设施的长期资本。世界上不缺少资本,也不缺少基础设施项目,但是大部分资本追求短期的高回报,不太愿意投资基础设施。亚投行等多边开发银行作为推动国际发展合作的重要力量,应该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作为长期稳定资金来源的优势,多做私营部门不敢做、不愿做,但又属于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能带动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项目。
在各成员国的大力支持和金立群行长的领导下,亚投行开局3年多来坚持高起点运作、高标准运营。近期亚投行与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在制定高质量、可持续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标准方面开展了有益的合作,为帮助中国企业提高对外投资项目标准做出积极贡献,我们对此表示赞赏。
可持续基础设施、跨境互联互通和动员私营部门投资,是亚投行的三大战略重点。中方支持亚投行在未来发展中始终按照多边开发银行模式和国际性、规范性、高标准原则来运作,努力将自身打造成一个实现各方互利共赢和专业高效的基础设施融资平台,积极参与高质量基础设施国际标准和规则的制定,为促进亚洲和其他地区成员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在促进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方面,中国财政部也采取了积极行动。中方已经和27国财政部门共同核准了《“一带一路”融资指导原则》,与6家多边开发银行签署了《加强“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鼓励各方在基础设施融资中将遵循国际通行规则、适应发展中国家的实际需要和遵循市场发展规律三者有机结合。中方还与亚投行、世行等8家多边开发机构共同设立了多边开发融资合作中心。中心希望通过支持项目前期准备和能力建设,推动多边开发机构及相关的合作伙伴支持高质量、可持续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企业是建设高质量基础设施的主体。我相信,在各国政府、多双边开发机构、企业等各方共同努力下,高质量、可持续基础设施必将在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落地生根,并最终造福各国人民。最后,预祝研讨会圆满成功。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