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多年的积极财政政策,近两年的一个明显变化是更加注重做“减法”,即通过减税降费,为市场主体轻装上阵创造条件,促进实现稳增长。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预算报告中,减税降费无疑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关键词。
去年减税为企业减轻负担5700多亿元
预算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有效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首当其冲的是实行大规模减税降费。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新增试点行业全部实现总体税负只减不增的预期目标,全年降低企业税负5736亿元。
从今年的积极财政政策看,通过注重合理调整政策力度和着力点,积极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效。财政部办公厅主任欧文汉近日在接受访谈时说,在政策安排上就是“两减”——减轻企业税收和缴费负担。从减轻企业税收负担看,全年将减税3500亿元左右。具体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完善营改增试点政策,释放更大减税效应。二是扩大享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小微企业范围,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由30万元提高到50万元。三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50%提高到75%。四是继续实施2016年到期的物流企业大宗商品仓储设施城镇土地使用税等6项税收减免政策。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白景明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新增的减税规模虽然较去年相比有所缩小,但这是建立在去年减税5000多亿元基础上的,降费也是这种情况。可以说,近年来政府在减税降费方面是竭尽全力,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白景明告诉记者,减税降费的结果是让企业省下更多的钱用在投资、创新、扩大就业、员工涨薪等方面,还可以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更多吸纳高水平的劳动力。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付文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不仅有助于保持企业的活力,也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保证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年赤字率拟按3%安排,财政赤字2.3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000亿元。增加的赤字主要是用于减税降费和保障重点领域的支出,既支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适度扩大总需求。用财政部部长肖捷的话说,今年将继续实施减税降费政策,目的是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
今年降费2000多亿亮点多
在减轻税收负担的同时,积极财政政策的另一大着力点就是降费。
预算报告显示,去年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进一步扩大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范围;取消、停征和归并一批政府性基金,扩大1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免征范围,推动地方清理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460多亿元。
“相比于去年460多亿元的降费举措,今年降费力度加大。”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公共资产研究中心主任文宗瑜告诉记者,现在许多企业呼声最普遍的一个问题,就是各种“费”不仅项目繁多,而且征收不规范。一个企业要对应许多个收费机构、部门,甚至还有中介等单位,经营人员根本不明就里。一些地方和部门收费标准还各不相同,自由裁量权过大。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为进一步减轻涉企费用开出“五剂良方”:一是全面清理规范政府性基金,取消城市公用事业附加等基金,授权地方政府自主减免部分基金。二是取消或停征中央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35项,收费项目再减少一半以上,保留的项目要尽可能降低收费标准。各地也要削减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三是减少政府定价的涉企经营性收费,清理取消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违规收费,推动降低金融、铁路货运等领域涉企经营性收费,加强对市场调节类经营服务性收费的监管。四是继续适当降低“五险一金”有关缴费比例。五是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政策,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用能、物流等成本。实行上述降费政策,全年再减少涉企收费约2000亿元。
谈到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问题,肖捷是这样说的:“在计算企业所得税的时候,中小企业可以将更多的研发费用在税前扣除。作为财政来说,这项政策也要减收,但是我们认为,这项政策更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用财政减收换来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是值得的。”
肖捷表示,今年减税降费措施出台之后,并不意味着给企业的减负工作画上了句号。要继续强化“放水养鱼”意识,不会局限于仅算眼前的小账,更要算经济发展的大账,要通过继续给企业减负为市场加油。
记者 戴正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