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适老化模式 | 无障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报告显示2017年财政政策效果显著 有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发布日期:2018-07-16 作者: 来源:

13日,“面对不确定性的财政政策”研讨会在京召开,会上发布了《财政蓝皮书: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18)》(下简称“财政蓝皮书”)。财政蓝皮书研究显示,2017年财政政策效果显著,有效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会上,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表示,当前面临的新形势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确定性。从全球来看是这样,从国内来看也是如此。面对这种不确定性,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是要对抗不确定性,注入确定性。财政政策注入确定性就是通过财政政策的制定、调整、完善,从这些方面去使整个社会,尤其是经济领域实现各种风险的缩小,使大家感觉到预期更加稳定,而不是更加紊乱。

  他认为,注入确定性,避免公共风险的扩散,避免危机,这是现代财政政策的主要功能作用。

  财政蓝皮书指出,2017年以来我国财政政策呈现新特征:一是从“积极”到“积极有效”,更加“积极”,表现在2017年财政政策继续实施了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减轻了企业负担,赤字率仍保持在3%的水平,赤字规模随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而相应增长、适度扩大;更加“有效”,表现在2017年财政政策更加注重发挥“结构性”优势,突出了保障重点,提高了支出的有效性和精准度。二是,从“需求侧总量”调控到“供给侧结构性”调控,2017年财政政策已经明显侧重“供给侧”,而从“十二五”时期至今,积极财政政策实际上逐步实现了从侧重“需求侧”到侧重“供给侧”的转变。

  刘尚希认为,积极财政政策不仅要积极,还要有效。所谓有效,就是怎么样更有效的注入确定性,防范化解风险。这样的财政政策就发挥定海神针的作用,持续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为改革的深化注入确定性,为改革创造良好的条件。

  财政蓝皮书研究显示,2017年财政政策效果显著,有效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这主要体现为:经济增长平稳且风险不增,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经济新动能加快形成,发展质量与效益持续好转;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推供求关系实现螺旋上升新均衡;民生保障更加有力,社会事业发展成效显著;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部分领域改善明显。

  财政蓝皮书还指出,2018年我国财政政策目标应更侧重促进就业公平。财政政策是实现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也是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宏观管理经历了从需求管理到供给侧管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日益加剧,宏观管理将进入更高层次的公共风险管理。未来财政政策要从侧重宏观调控转向公共风险管理,这也更契合我国从注重经济增速转向注重发展质量的要求。与宏观管理相适应,未来财政政策应以改善就业状态为目标,更加积极主动地应对改善就业状态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化解其中的风险。

  财政蓝皮书进一步指出,未来财政政策转向公共风险管理,实质上是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注入确定性,以确定性来对冲各类不确定性和风险挑战。

  财政蓝皮书预测结果显示:2018年GDP增长率将小幅回落至6.6%;投资仍然保持中高速增长,其中民间投资增速较低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最终消费支出增速11.74%,网上消费增速强劲;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波动较大;CPI温和上涨;PPI上涨幅度小幅回落。

  财政蓝皮书指出,使用ARIMA方法预测显示,2018年我国财政收入仍然保持较高速度增长,财政收入质量进一步提高,税收收入增长较快,非税收入将进一步规范。具体来说,国内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都将实现高速增长。

  财政蓝皮书还指出,近几年,财政支出对于GDP的拉动率趋于稳定,积极财政政策的政策乘数相比过去出现下降。考虑到2018年仍然实行积极财政政策,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等因素影响,2018年财政支出将保持中速增长,财政支出结构将进一步优化,重点支出将进一步得到有效保障。

  财政蓝皮书还预测,2018年社会保障支出增速达到15.5%;科技支出和农林水事务支出将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态势;教育支出、财政医疗卫生支出缓慢增长,但二者基数已经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2018年交通运输支出与2017年基本持平。

上一条:一带一路建设承载共同发展的热望
下一条:2018年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规模比上年翻一番